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业 > 正文

六大行总资产逼近200万亿日赚38亿 净息差持续收窄个贷不良率集体抬头

  • 创业
  • 2025-04-07 10:48:04
  • 15

  来源:长江商报

  工商银行(601398.SH)、农业银行(601288.SH)、建设银行(601939.SH)等六家国有大型银行(简称“六大行”)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,经营业绩有喜有忧。

  整体来看,六大行经营业绩表现稳健、资产总额稳步增长。截至2024年底,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.67万亿元,首次逼近200万亿元大关。

  2024年,六大行共计盈利1.4万亿元,相当于日赚38亿元。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盈利数均超过3300亿元,农业银行也超过2800亿元。与上年同期相比,增速最低的是邮储银行,同比增长仅0.24%。

  2024年,六大行资本充足率整体攀升,除了邮储银行外,五大行不良率集体下降。

  六大行继续积极回报股东。2024年末期,六大行将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158.11亿元,全年将共派发红利逾4200亿元。

  不过,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,盈利空间被压缩,六大行经营也将承压。此外,个人贷款不良率全部出现抬头趋势,需要平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。

  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共1.4万亿元

  六大行经营表现稳健,回报股东力度较大。

  根据年报,2024年,工商银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归母净利润”)为3658.63亿元,同比增长0.5%;建设银行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3355.8亿元,同比增长0.88%;农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.83亿元,同比增长4.73%;中国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78.41亿元,同比增长2.56%、邮储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64.8亿元,同比增长0.24%;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35.86亿元,同比增长0.93%。

  上述数据显示,2024年,国有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均较上年增长,稳健与韧性特征突出。

六大行总资产逼近200万亿日赚38亿 净息差持续收窄个贷不良率集体抬头

  不过,增长幅度差异较为明显。农业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,达到4.73%,中国银行次之,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.56%。其余4家大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不到1%,其中,交通银行的增速接近1%,邮储银行增速最低,仅为0.24%,这也是邮储银行201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。

  总体而言,2024年,六大行归母净利润之和为1.40万亿元。

  年报显示,六大行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。截至2024年末,六大行资产总额合计为199.67万亿元,接近200万亿元,其中3家大行总资产超40万亿元。

  期末,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.82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9.2%;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.24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7.78%;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.57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5.86%。

  此外,2024年末,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35.06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8.11%。邮储银行、交通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7.08万亿元、14.90万亿元,分别较上年末增长8.64%、5.98%。

  六大行的资本均较充足。截至2024年末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9.39%、19.69%、18.19%、18.76%、16.02%、14.44%,均明显高于监管指标,与上年末相比,分别上升0.29个百分点、1.74个百分点、1.05个百分点、1.02个百分点、0.75个百分点、0.21个百分点。

  邮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,增幅最小,相对而言,存在补充资本压力。

  个人贷款不良率明显上升

  六大行的资产质量较好,风险整体可控,不良率基本呈下降趋势。

  2024年末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邮储银行、交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.34%、1.34%、1.30%、1.25%、0.90%、1.31%,与上年同期相比,除了邮储银行上升0.07个百分点外,其余五家分别下降0.02个百分点、0.03个百分点、0.03个百分点、0.02个百分点、0.02个百分点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邮储银行不良率同比攀升,但其低于1%,仍然是六大行中最低的。

  截至2024年末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.91%、299.61%、233.60%、200.60%、201.94%、286.15%。

  2024年,六大行均积极分红。2024年末期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拟分别派发红利586.64亿元、515.02亿元、439.23亿元、357.98亿元、146.30亿元、112.94亿元,合计为2158.11亿元。加上2024年中期分红,全年将合计派发红利1097.73亿元、1007.54亿元、846.61亿元、713.60亿元、281.46亿元、259.41亿元,基本上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%,合计为4206.35亿元。

  银行业人士分析人士认为,净息差仍有下降趋势,但下降空间不大。

  2024年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.42%、1.51%、1.42%、1.40%、1.27%、1.87%,较上年下降0.19%、0.19%、0.18%、0.19%、0.01%、0.14%。

  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,六大行经营仍然承压。2024年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均下降2.5%左右,且二者连续三年下降。

  未来,银行需要进一步降低对传统息差的依赖,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,深化绿色金融、科技金融布局。

  不容忽视的是,六大行个人贷款不良率集体攀升。2024年末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.15%、0.98%、1.03%、0.97%、1.08%、1.28%,较上年上升0.45个百分点、0.32个百分点、0.30个百分点、0.21个百分点、0.27个百分点、0.16个百分点。

  2024年,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攀升幅度最大,其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271.73亿元,不良率达3.50%;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100.57亿元,不良率2.39%,二者均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。

  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的不良贷款率达到2.34%,同比上升0.42个百分点。

  银行业人士表示,银行业通过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放贷能力、优化借贷结构分散高风险领域的集中度、加大不良贷款处理力度等,综合施策,进一步平衡风险防控与盈利目标,提升个人贷款业务的可持续性。

有话要说...